咬文嚼字:食用菌的“菌”的读音

2024年5月7日 22:00
浏览量:0
首页    食用菌    食用菌介绍    咬文嚼字:食用菌的“菌”的读音

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。西晋张华《博物志》:“江南诸山郡中,大树断倒者,经春夏生菌,谓之椹。”“椹”即蕈,这种“断树出蕈”是最原始的人工砍花法。元代《农桑辑要》:“三月种菌子,取烂构(一名楮)木及叶,于地埋之,常以泔浇令湿,三两日即生。”记载了食用菌培育方法。“菌”现有jūn、jùn两音,食用菌的“菌”读哪个音?

 

一、不同辞书中“菌”的音项

东汉《说文解字》中“菌” “蕈”“䓴”排在一起:“菌,地蕈也”,“蕈,桑䓴”,“䓴,木耳也”。意思是说,菌是长在地上的蕈,蕈是长在桑树上的䓴,䓴是木耳。

清代《康熙字典》有两个音项,食用菌对应的为jùn:“《唐韵》渠陨切。音窘。《说文》:‘地蕈也。’”另一个音项jūn,意思是一种像竹子的香木:“《集韵》区伦切,音皲。菌桂出交趾,员(圆)如竹。”

“菌”的上述两个音项中,读jùn是常见音项,很多辞书作为唯一音项收录。如民国时期的《国语辞典》:

菌 jùn〔植〕❶隐花植物之一类。❷细菌之简称。(笔者按:“菌”读jùn,作为唯一音项为台湾当代的《重编国语辞典》沿用)

又如《新华字典》(下简称《新华》)1959年版:

菌 jùn 低等植物的一种,不开花,没有根、茎叶的区别,没有叶绿素,不能自己制造养料,多寄生在别的物体上,种类很多,蘑菇、松蕈等都属于这一类。[细菌]又叫“分裂菌”,是菌类的一种,很微小,有球状、杆状、螺旋状等形状。特指能使人生病的病原细菌。

我们发现,这个版本的“蕈”也读jùn(笔者按:《国语辞典》中该字读xùn)。

蕈 jùn 植物学上指菌类植物伞形的繁殖体,种类很多,有许多是可以吃的:松~.香~。

《新华》1962年版有了变化,把“细菌”条独立处理,给“菌”字立jūn的音项,其余内容仍保留在jùn音项下。另外,“蕈”恢复xùn音:

菌jūn 细菌,又叫“分裂菌”⋯⋯

菌类当时视为植物的一种,科学研究中把菌类从植物中独立出来,辞书的后续版本随之做了修订。我们接着看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下简称《现汉》)的情况。1960年试印本只有jùn一个音项,“蕈”读xùn。跟《新华》1962年版的处理一样,《现汉》1965年试用本也分立出jūn的音项,并简化jùn音项的释义,增收“菌子”条。

菌 jùn 蕈(xùn)。

【菌子】jùn·zi 〈方〉蕈(xùn)。

《新华》1959年版中“菌” “蕈”同音,《现汉》初稿稿片中“蕈”曾作为“菌”的附列字,字头处理为“菌(蕈)”,因此“松菌、松蕈”装在同一个卡片袋中,“羊肚菌、羊肚蕈”也是如此。查李荣先生主编的《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》中“蕈”“菌”语音相近或相同,在“蕈子”条后附注“也作菌子”。

《现汉》初稿稿片中有编辑萧家霖给“菌”jùn写的阅读意见:“‘蕈’与‘菌’审音已分化,作异体删。”体现在1960年试印本中二字分立字头,且不同音。另有福建师院陈天泉的阅读意见:“‘菌’字另有阴平一音,似应注明。”该意见片旁边批注“转语文组。61.1.24”。“菌”jūn音项源自古书中“菌桂”的“菌”的读音。徐世荣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》(语文出版社1997年)中指出:“今语微生物之‘菌’,借此音(jūn)以与蘑菇类之jùn区别。”

菌(一)jūn 细~ 病~ 杆~ 霉~ (二)jùn香~ ~子(笔者按: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》1985年发布,此条沿用1963年审音总表的内容)

《新华》《现汉》按照审音表的规定分立jūn的音项,沿用至今。《辞海》第7版虽然也有jūn、jùn两个音项,但音义配合不同:jūn音项涵盖了微生物和蘑菇类,也就是把《新华》《现汉》的两个音项合并为jūn;jùn音项对应的是“箘”(竹笋)的通假字。

《辞海》历版中“菌”的音项处理也有变化。《辞海》1936年第1版只有jùn音:

菌 ❶亦作蕈,隐花植物之一类。详菌类条及蕈字注。❷通箘,竹笋也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:“骆越之菌。”

1965年未定稿为“细菌;病菌”义独立出jūn音,这是落实审音总表而做的调整。1979年第3版把jùn义项❶归并到jūn下,“菌”的音义配合情形一直沿用至今。

 

二、“菌”类词语读音探讨

先秦文献多处提及蘑菇菌类,如《庄子·逍遥游》的“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”,《列子》的“朽壤之上,有菌芝者,生于朝,死于晦”。西学东渐,西方近代微生物学传入我国,由于“菌”个体较小,人们用“菌”指称某些微生物,如细菌、真菌。科技名词中真菌、食用菌的定义如下:

【真菌】具有细胞壁,营吸收异养型真核生物。⋯⋯按其外观特征可粗分为酵母菌、霉菌和蕈菌三类。(《植物学名词》,2019年)

【食用菌】可食用的大型真菌。常包括食药兼用和药用大型真菌。多数为担子菌,如双孢蘑菇、香菇、草菇、牛肝菌等。少数为子囊菌,如羊肚菌、块菌等。(《食品科学技术名词》,2020年)

现代真菌学中“菌”“蕈”和“大型真菌”是同义词。真菌包括酵母菌、霉菌和蕈菌。大型真菌包括食用菌、药用菌等。食用菌是大型真菌的一种,其中的“菌”是“真菌”义,读音应保持一致,读jūn。“食用菌”的构词类似“旋转”一词。“转”读zhuàn是“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”的一种特殊的“转”,“旋转”的构词类似“回转、扭转、周转、逆转”等,“旋”限定“转”,“转”对应的是通常语义,读zhuǎn。“食用菌”中的“菌”为通常语义,读jūn。

按照审音表的音项分工,大型真菌领域的科学名词(如菌核、菌盖、菌柄、菌托、菌裙、菌伞、菌褶)和大型真菌的物种名称(如猴头菌、羊肚菌、伞菌、牛肝菌、松菌)中的“菌”均读jùn。但是大型真菌领域的科学名词“菌核、菌丝、菌落、菌种”等同样用于通常的真菌领域,就科学意义来说,是同一个概念。如“菌种”的“栽培蘑菇等所用的种苗”义(此义“菌”读jùn),能被更宽泛的定义“具有繁衍能力、遗传特性相对稳定的菌类孢子、组织或菌丝体等”(此义“菌”读jūn)所涵盖。

科技名词的语义具有严谨性和单一性,同一概念的语言形式应得到统一。上文所述的“食用菌”名词定义中涉及“真菌、担子菌、牛肝菌、子囊菌、羊肚菌、块菌”也存在这类情况。基于这一考虑,用jūn音项覆盖jùn是合理的,《辞海》的处理正体现了这点。

“菌”jùn的读音古已有之,在日常语言生活中普遍存在。jūn音是因应新事物新概念,为区别于原有事物而有意规定的。“菌”字音项的增加造成了科技名词定名和现实社会实际读音的脱节。目前通行的《现汉》第7版除了“菌子”条外,未收食用菌的“菌”类词语的条目。为反映社会生活读音,兼顾科技名词定名,建议《现汉》保留“菌子”条的jùn音,今后如收其他菌类词语条目,“菌”均注jūn音;同时为明确两个音项的分工,在jūn音项后加一提示:“‘蕈(xùn)’义的‘菌’是真菌的一类,仍读jūn;但在口语中多读jùn,如菌伞、菌柄、香菌、牛肝菌等。”

 

来源:咬文嚼字 作者杜翔

精品推荐